名人的呼籲與院士的遭遇

頭條大V做自媒體是為稻梁謀麼?

我一直以為不是,我以為他們與風塵僕僕混飯吃的芸芸眾生不同,是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是有崇高抱負的人,是自覺肩負社會責任的人。

然而我發現可能誤讀了他們。

他們指點江山激昂文字,動力來源於少部分的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冀參與社會活動而服務大眾。另外大部分也是為了名利,豐富了生活,愉悅了身心,獲得了流量,而流量就是真金白銀啊。

不可否認他們中的一些人,早些時與醜惡與反動不懈鬥爭,橫眉怒目。但日居月諸,與薑桂之性老而彌辣相反,漸漸英雄氣短,兒女情長起來,變得市儈,變得功利,變得圓滑。

其實也許這不是他們的錯,是個人就有短處。

名人做的事說的話也不能件件都對,或者說符合一個人的全部預期。名人也吃五穀雜糧,也有七情六慾。

胡大Ⅴ在剛放開時,建議處罰那些明知自己陽了仍在社會面活動的人,現在看來是多麼地天真無邪。

司馬大Ⅴ最近懟張文宏,質疑鍾南山,為何院士呼籲,既有春天般的溫暖,又有秋風掃落葉,真是一個有情有義的奇男子。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古人以為文以載道,故而鄭重其事。

自媒體時代,人人皆可為文,率爾操觚,其失也大。

老實說,我對於司馬所述何祚庥的遭遇抱有十二分的懷疑。

一個平頭百姓,老了,感染了病毒,無人問津,也許是有可能的。

一個院士,年輕時以身許國,老病侵尋時國家不聞不問,即使是資本主義的西方國家,也是罕見的,何況在我國乎?

這裡邊有誤會,有誤讀,只憑一通電話,輕率地下了結論,呼籲起來,很難不讓人懷疑其居心。

青草池中蛙句句,為公乎?為私乎?

退一步講,即使存在照顧不周處,作為一個有影響力的大V,難道不可以為國家稍存體面,而代之以曲筆?難道該大Ⅴ的人設之一不是愛國麼?

該大v自己感染了,也無藥可醫,我亦不甚相信。我以為他是說給那些買不到藥的平頭百姓聽的,無非是想安撫癒合他們那顆己經破碎的玻璃心,看,我都無藥可買,同你們一樣,你們就別抱怨了。

似乎為國家分憂。

而呼呼一出,則又象是為國家抹黑。

想來只有一個解釋,國家不在考慮之列,惟流量是從。

昨晚已寫好此文,因不想在半夜發,今天又耽擱了,結果中科院的解釋出來了,該大Ⅴ果然信口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