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的牧場主認為,他們的同行為了保護牛,正在獵殺美洲豹。
這是牛津大學的齊默曼(Alexandra Zimmermann)等人,在潘塔納爾溼地(Pantanal)的牧場的調研結果。因為直接問“你有沒有打過美洲豹啊?”,受試者可能不承認,他們採用了旁敲側擊的問法:“其他的牧場主有沒有打過美洲豹啊?”。

潘塔納爾溼地的兩隻小美洲豹在吃牛肉,牛是被它們的媽媽咬死的 ©Jaguar Conservation Fund / Instituto Onça-Pintada
美洲豹所面臨的主要威脅,是棲息地喪失和人獸衝突。相當大一部分美洲豹的棲息地被人為改造,南美洲71%的稀樹草原(savannah)已經被開墾為耕地,人們還把溼地、森林改造成牧場,或者在草地上燒荒,製造更適合放牧的草場。
美洲豹的食物來源不足,導致它們開始捕食牲畜,而後招致人類的捕獵。這是保護大型食肉動物的工作常遇到的問題,超過75%的野生貓科物種,都因為捕食畜禽遭到報復性獵殺。貓盟在和順做調查的時候,一些老人就講過,50多年前他們下藥毒死了吃牛的豹子。

和順,相機拍到的豹吃小牛場面 ©貓盟
本文介紹的,是偷吃牛的美洲豹和牧場主之間的一些矛盾,嘗試解決這些矛盾的方法,還有在嘗試的過程中發生的,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
讓美洲豹成為“金錢豹”
野生動物保護專家潘文石先生曾說過,保護野生動物的核心問題,是改善當地居民的經濟條件。
為了經濟利益而保護野生動物,不一定比“保護生態環境”或者“道德監督”更具說服力,但是“錢”可以影響到社會上更廣泛的人群,即使是對反對保護的人,利益也可以勸誘他們。

好消息是,美洲豹和它生活的環境很“值錢”。潘塔納爾溼地是世界上最大的溼地,也是拉丁美洲最重要的野生動物旅遊中心。馬託格羅索州聯邦大學(Universidade Federal de Mato Grosso)的多塔多(Fernando R. Tortato)等人,為潘塔納爾的野生動物帶來的利潤和損失算了一筆賬。
潘塔納爾的7家旅館,年收入是680多萬美元。這還沒有算進旅遊業其他方面的收入,比如交通、導遊、餐館。美洲豹每年捕食的牲畜,價值12萬多美元。
看起來,旅遊帶來的利潤,遠超過美洲豹造成的經濟損失。生態旅遊的經濟效益如果以土地面積來算,大概是養牛的三倍。

貓盟在出野外時,發現的華北豹吃牛留下的骨骸 ©貓盟
但這裡有一個問題,因為美洲豹而獲利的人和遭受損失的人,往往不是同一個。美洲豹能夠吸引遊客來觀看,但也會偷牧場主的牛,根據研究人員的調查,只有20%的牧場主從生態旅遊裡獲利,而經營旅遊業的人其實並沒有土地。
一個解決方案是成立補償基金,錢可以從旅遊業的利潤裡出。研究者們採訪了3808名遊客,受訪者知道美洲豹會吃牛以後,80%的人願意捐款給牧場主補償損失,金額是旅遊費用的6.8%±3.9%。這個數字用來支付美洲豹吃的“霸王餐”是綽綽有餘。

老豹子隊員二寶安設的相機,拍到豹叼走半截小牛腿 ©貓盟
如何給出這些錢也是一個問題。如果美洲豹吃牛的補償金很多,牧場主可能會疏忽管理,讓美洲豹吃掉牛來“碰瓷”補償金。
也許可以參考在非洲,補償被獅子吃掉的牛的方法:補償金的多少,取決於牛被吃的環境。牛群管理好的地方,失主得到的補償金多,從而鼓勵主人看護牛群。
請水牛當保鏢
防備大型貓科動物吃家畜的方法有好幾種,比如把待產母牛留在建築附近方便看守,綿羊等小家畜關在圈裡。
拉斐爾·霍格思泰因(Rafael Hoogesteijn)和阿爾米拉·霍格思泰因(Almira Hoogesteijn)發表在環境生態學期刊Oryx上的一篇論文,提出了一個更加別出心裁的方法:讓水牛當保鏢。
研究人員調查的地點是委內瑞拉,當地牧人和貓科動物的衝突,主要是美洲獅偷食剛出生的小牛,有時也有美洲豹吃小牛。當牧場引入水牛之後,出現了奇妙的變化。
一個參與研究的牧場,為了利用被洪水淹沒的土地,在2001年買了40頭帶犢的母水牛和1頭公水牛,卻出現了意外之喜,被大貓吃掉的小牛少了很多。另一個牧場在引進水牛之前,大貓每年造成的損失是40頭牛犢,引入水牛之後,下降到每年7頭。

和順2021年發生的豹吃牛事件,被吃剩的小牛腦袋 ©王剛
水牛有一種特殊的防禦行為,遇到危險時,母水牛圍成一圈,把水牛犢護在中心,公水牛在圈外,時刻準備攻擊入侵者。這樣捕食者就無從下手。
反之,家牛和印度瘤牛,在遇到捕食者的時候會四散逃命,把小牛留在原地。初生牛犢不怕虎,小牛的逃跑反應不夠及時,就會被大貓吃掉。
不管是在野外還是牛棚裡養大的水牛,都能熟練地演練這一套戰術。有一個牧場的水牛是在奶牛場長大的,一輩子沒見過野生大貓,來到野外的第二年,它們就成功抵禦了捕食者,沒有一頭水牛受傷。
這可能是水牛與虎共同進化所產生的適應,母水牛的保護欲非常強烈,甚至有大食蟻獸因為太過接近產犢的母水牛,被水牛踩死的記錄。

委內瑞拉的水牛群 ©M M / Wikimedia
水牛不僅保護了自家孩子,也保護家牛,圍場裡有水牛,就可以嚇唬住美洲獅和美洲豹,讓它們無法吃到小牛。但我們還不知道,在家牛群裡摻上多少頭水牛,才能發揮震懾作用。
論文作者也指出,飼養水牛需要更加用心地管理。水牛的體重大,踐踏和過度放牧的破壞力更大,因為水牛喜歡游泳,也容易過度利用水資源。當地的養牛方式是大範圍粗放散養,散放的水牛可能會變得不好控制。
比錢更特別的東西
有意思的是,雖然牧場主深受美洲豹吃牛困擾,但他們對美洲豹……還是有點喜歡的。
齊默曼和同事在潘塔納爾進行的調查顯示,所有受訪者都認為美洲豹是國寶,有不少人表示美洲豹是潘塔納爾最美麗的動物。甚至有一些支持保護美洲豹的人,不僅沒有從生態旅遊中得益,還被美洲豹偷過牛。
牧場主對於美洲豹的態度,和錢不是直接掛鉤的。這好像跟潘教授的觀點相左,實際上卻是一體兩面。
潘文石曾在廣西崇左保護白頭葉猴,當時村民非常貧窮,不得不砍伐森林獲取燒柴。潘塔納爾的牧場主比較富裕,美洲豹偷牛的損失(折損率2.3%)還在可接受範圍內,不同的經濟條件產生了不同的態度。

和順,被豹咬傷的羊 ©王剛
齊默曼等人表示,雖然生態旅遊賺錢是好事,但生態旅遊也不是萬能的。比如觀看野生動物的旅遊也可能對環境造成不可持續的破壞,或者景點不能吸引足夠的遊客盈利。另外,潘塔納爾98%的土地為私人所有,保護野生動物,要依靠土地擁有者的自覺。
“用愛發電”並不是笑話。那些為潘塔納爾這一自然遺產而自豪,支持保護野生動物的人,會成為保護的助力。

潘塔納爾的美洲豹 ©Wolves201 / Wikimedia
哈烏雷吉(Jose Antonio Jauregui)的《遊戲規則-部落》裡提到,對一個民族或國族來說,“地理”是最為寶貴的東西之一,土地與土地之上的山嶽河流、生態系統,標誌著一個民族獨一無二的身份。
對潘塔納爾的牧人而言,世界最大溼地是他們的驕傲,不僅是因為牧草和水源,也是因為美洲豹斑斕的身影,烙印入了他們的文化和靈魂。
參考文獻
[1] Hoogesteijn R, Hoogesteijn A. Conflicts between cattle ranching and large predators in Venezuela: could use of water buffalo facilitate felid conservation?[J]. Oryx, 2008, 42(1): 132-138.
[2] Tortato F R, Izzo T J, Hoogesteijn R, et al. The numbers of the beast: Valuation of jaguar (Panthera onca) tourism and cattle depredation in the Brazilian Pantanal[J]. Global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 2017, 11: 106-114.
[3] Zimmermann A, Walpole M J, Leader-Williams N. Cattle ranchers' attitudes to conflicts with jaguar Panthera onca in the Pantanal of Brazil[J]. Oryx, 2005, 39(4): 406-412.
-End-
成為貓盟月捐人,共守中國荒野
.........關於人與動物衝突,你還可以讀.........
雲貓 | 雲豹 | 老虎 | 華南虎 | 華北豹 | 豹貓 | 寵物豹貓 | 荒漠貓 | 猞猁 | 猛禽 | 毒蛇 | 救助 | 北京華北豹 | 四川金錢豹 | 荒野 | 西雙版納 | 山西馬坊 | 新龍 | 貓盟 | 長耳鴞 | 黃鼠狼 | 野豬 | 豹吃牛 | 帶豹回家 | 豹吃人嗎 | 喬治·夏勒 | 個體識別 | 尋豹啟事 | 貓盟周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