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討論:廣場舞的魅力從內在到外在都有體現 | 新京智庫

新京報訊 (記者查志遠)2022年12月28日,“‘全民舞動,光耀中華’——2022新京報第二屆廣場舞發展論壇暨首屆全國社區廣場舞展演優秀舞隊發佈”在京舉行。在當天舉行的主題為“魅力之舞”圓桌論壇上,來自北京舞蹈學院和國悅芳華舞蹈隊的專家學者及廣場舞隊隊長圍繞相關議題展開了討論。

廣場舞非常適合大眾參與

美麗、魅力,與年齡無關。跳廣場舞除了強身健體,還有哪些收穫,魅力在哪?

北京舞蹈學院舞蹈考級院副院長、教授安歌昕表示,廣場舞不論是形式,還是運動強度和運動方式,都非常適合大眾參與,是提高自身健康的一種便捷形式之一。

除了可以促進健康,安歌昕還表示,跳廣場舞也可以緩解自身的一些心理壓力。例如,在跳廣場舞的時候,可以放鬆心情;觀看廣場舞比賽,可以放下很多包袱,消除我們的孤獨感。“同時也可以改善我們的性格,消除鬱悶。”

除了對自身的身心健康有幫助之外,安歌昕也認為跳廣場舞可以提高群眾的文化素養,推進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設,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

北京舞蹈學院副教授安歌昕表示,跳廣場舞的過程就是對審美價值、文化歷史的一次回顧。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北京舞蹈學院副教授、中國舞蹈家協會民族民間舞蹈專業委員會理事李北達在圓桌論壇上表示,跳廣場舞不但能從心理和生理上得到修復,實際上在傳統文化上也有很好的表現。五禽戲、八段錦,都是通過動作來使身體得到康復,這些動作實際上都是中國古人創造出來的。

在李北達看來,廣場舞的含義有兩個層面,一個是傳統廣場舞,一個是現代廣場舞。傳統廣場舞就是中國的民族民間舞蹈,因為舞蹈始終和人的生存是有關係的,民族民間舞蹈具有上千年的歷史。跳廣場舞的過程就是對審美價值、文化歷史的一次回顧。

除此之外,李北達也表示,現代人也願意在音樂當中去表達自己,喜歡用草原風格的音樂去表現舞蹈,這是因為這樣的音樂能讓廣場舞愛好者在跳舞的同時開拓心靈,能夠敞開心扉去表達自己,所以廣場舞的魅力從內在和外在都有體現。

跳了多年的廣場舞,常年跳廣場舞的國悅芳華舞蹈隊隊長季平有著自己的深刻體會。季平表示,國悅芳華團隊的成員涵蓋“40後”“50後”“60後”到“70後”,年齡跨度30多歲。“跳廣場舞的人雖然年齡跨度大,但舞動起來是一樣的優雅、美麗。”

季平也回憶到,原本以為舞蹈是一個青春的運動,很多人認為退休了會無緣這項運動項目,但是依然有50歲、60歲、70歲的隊員參與。

“這就說明舞蹈不關乎年齡,只要你投入,你熱愛,你去實踐,你就有不一樣的精彩。”季平說。

廣場舞的宗旨是易學易懂易跳

舞蹈也是審美意識的反映,能表現出群眾生活面貌。怎樣能跳出“最接地氣”的廣場舞?

安歌昕表示,廣場舞的發展要紮根中國自身的文化,樹立自己的文化自信。在跳廣場舞的過程當中,要把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植入到廣場舞當中。尤其是要借鑑加入民間舞的元素,同時結合當下流行的元素,舞出廣場舞的時代性。

同時,安歌昕也表示,廣場舞也要立足於社區基層,創建具備自身特色的舞蹈健身基地,這樣更多的群眾都可以參與到廣場舞當中。同時也可以將社區的基層作用發揮出來,利用社區的服務平臺優勢推廣廣場舞。

此外,安歌昕也認為,廣場舞的發展要藉助互聯網的優勢,可以通過視頻的形式進行推廣,讓一些優秀的作品、好的作品被更多的人關注和喜愛,同時,也要搭建一些廣場舞賽事平臺,推廣一些優秀的廣場舞作品。

“我覺得這次新京報舉辦的首屆全國社區廣場舞展演活動非常好,由專家評委和觀眾進行投票、進行評比,可以調動群眾參與的積極性,給廣場舞的創作和表演提供了專業的指導和引導。”安歌昕表示。

季平表示,廣場舞的創作激情是在實踐當中不斷積累出來的,在探索的過程中不斷調動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大家能一起配合和互相協作把作品完成。同時季平表示,廣場舞的發展也要鼓勵所有廣場舞愛好者把本地區的文化編入到廣場舞中,向外面去展示中國的文化和精神面貌。

新京報記者 查志遠

編輯 柯銳

校對 吳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