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祚庥是響噹噹科學院院士,是國寶級人物,他老伴是理論物理學家慶承瑞。

據司馬南介紹,何祚庥和他通了一個電話。
大致的意思就是何祚庥和他老伴都感染了。孩子在上海症狀比老兩口還重。
司馬南說何先生一向聲音洪亮,思維敏捷,這一次情緒低落悽苦趕意味十足。和老說他現在脫了水一樣乾的不得了,這關怕是過不去了。
最重要的是,到目前為止,沒有醫務人員與他聯繫過。無論是社區、中科院都沒有過。
司馬南趕忙給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辦公室李姓工作人員打了一個電話,對方稱她也並在家中。
司馬南呼籲:“中科院機關的同志一定不容易,你們及家人也同樣處在疫情的威脅之下,但還是在拜請你們用一點心,照顧好這些國寶級的老院士……”
司馬南名聲很響亮,他的發文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不存在概率問題,10000%是見效的。
何祚庥今年95歲高齡,他是直接參與中國原子彈的設計人之一,也是中國氫彈理論的開拓者之一。
我整理了一下司馬南和何老通話內容,由於何老在通話時發音有些地方含糊不清,或許有不太準確的地方。
何老:“……可能是過不去了。”
司馬南:“不至於,不至於,你現在什麼症狀啊?”
何老:“沒什麼勁兒,脫水一樣似的,乾的不得了。”
司馬南:“幹得不得了啊?”
何老:“對啊!”
司馬南:“怎麼理解?嘴幹?嗓子幹?”
何老:“你怎麼樣?你身體怎麼樣?”
司馬南:“我不發燒,我不發燒了,但是咳嗽。”
何老:“你是不是已經過去了?”
司馬南:“已經過去了,已經不發燒了,體溫正常了。您發燒嗎?”
何老:“我不發燒。
司馬南:您不發燒啊?”
何老:“對。”
司馬南:“您就從得了就沒發過燒是嗎?”
何老:“我從得沒有發燒。”
司馬南:“承瑞阿姨呢?”
何老:“承瑞阿姨比我嚴重一點。”
司馬南:“她比你嚴重一點啊?何老:“對。”
司馬南:“她發燒?”
何老:“沒有。”
司馬南:“就症狀厲害一些?”
何老:“對。”
司馬南:那現在阿姨在家管飯吧?
何老:“對!”
司馬南:“換了一個阿姨,不是原來那個阿姨了?”
何老:還是原來那個,還是原來那個。”
司馬南:“啊。這病沒有別的辦法就是靜心養著,你要覺得有任何憋悶的症狀那就要馬上去醫院,還有測試血氧,如果血氧指標下降,這個東西很危險得特別注意。”
何老:“好”
司馬南:“有沒有醫生直接跟您聯繫啊?中科院有醫生跟您聯繫嗎?或者是社區?”
何老:“沒有、沒有。”
司馬南:“沒有小區醫生直接跟您聯繫啊?”
何老:“沒有醫生跟我們聯繫這個。”
司馬南:“這、這、這不行啊,那孩子呢?”
何老:“孩子在上海。”
司馬南:“孩子在上海啊?孩子在上海啊?!”
何老:“孩子比我們嚴重”
司馬南:“哦喲,孩子嚴重,孫子也嚴重。”
何老:“呃對,孩子比我們嚴重。你是怎麼用大夫給你照顧的?”
司馬南:“我沒有,我沒有,我開始家裡其他人症狀老的老小的小症狀都比我重,我後來有點後反勁兒,後來發燒了,但是今天已經不燒了。我這樣,我馬上跟您的秘書聯繫,(好)那個李靜跟您聯繫了嗎?”
何老:“李靜是第六天,今天也可能好了。”
司馬南:“好的,好的我馬上給你聯繫一下,這邊有醫生要跟您直接聯繫具體症狀具體怎麼對待?千萬不能含糊了啊……”
明顯感覺到何老有氣無力,反應遲緩,說話時口齒黏滯、發音含糊,吐字不清。

12月17日,在2023《財經》年會上,吳尊友估計,今冬疫情感染率在10%-30%左右,今冬新冠的病死率估計在0.09%-0.16%之間。而這些死亡率中很大一部分會落在老年這個易感難治的群體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