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的急性發作病,在等待中煎熬著

昨天早晨看到手機來電顯示是“舅舅”時,我心想這次又是誰得病來石家莊了。果不其然,妗子前天陣發咳嗽後,突感胸口和後背劇烈疼痛,坐也憋氣,躺也憋氣。在舅舅看來,一向愛頭疼腰疼的妗子,估計是咳嗽的岔氣了,沒必要矯情地非去醫院檢查,找個老中醫扎針灸止止疼就行。但妗子感覺這次疼痛類型跟以往都不一樣,再三堅持下,舅舅開車載著妗子來到醫大醫院,做完檢查後,醫生明確診斷“主動脈夾層”,需要儘快手術治療。

乍聽到這個診斷結果,我就想到2020年36歲猝逝的臺灣藝人黃鴻升,他的死因是“主動脈剝離”,堵塞右冠脈,導致心臟驟停。主動脈夾層像顆不定時炸彈,埋藏在身體裡面,一旦血管破裂大出血,人當即斃命,屬於異常兇險的血管性疾病。

可憐的妗子啥會招惹上這種病呢?可能跟她長年控制不好自己的高血壓有關。事已至此,手術刻不容緩。醫大醫院說血管外科沒有床位不收治。舅舅問我治這病,石家莊哪個醫院專長。我建議是轉院到省二院,動身前我跟省二院確認就診流程。因為新冠病毒影響,所有新住院患者,都得在緩衝病房觀察3天,排除新冠感染可能,之後再被調到各個科室,繼續接受治療。但妗子的身體狀態隨時可能會崩盤,到那時只能寄希望於搶救嗎?陪護人員得有48小時核酸陰性和當天抗原陰性證明。我本想去給舅舅搭把手,奈何已經半個月沒做過核酸,進不了急診室,想在省二院立即測核酸,還得提前一天預約。社會上的核酸採集點都取消了,有些醫院也不再對外開展付費核酸採集了。天殺的新冠病毒,啥時候才能恢復正常的醫療環境啊!

來到省二院,直接去急診,醫生說病房沒有床位,可以在急診做手術,但是新農合不能報銷。舅舅告訴我,醫生預估手術費用得30萬,這要是不能報銷一部分,對舅舅家來說是徹頭徹尾的因病返貧,最起碼得把給兒子買房的首付摺進去。就是託關係也得弄住院部的一張床位啊!也不曉得拐了幾層關係,託了幾多熟人,終於弄到一張病床。這個知情人說省四院的動脈夾層手術技術更好,聽的舅舅又在猶豫到底要不要再轉到省四院。我也打聽了一番,省四院的血管外科團隊是從省二院被挖牆腳挖走的,水平的確更高一籌。到底是在哪個醫院接受手術,明天上午做出最終決定。


在一定程度上,人惜命怕死是好事啊!重視身體的各種異常反應,能防微杜漸,把處於萌芽狀態的疾病扼殺在搖籃裡。但是身體不適過分緊張焦慮,疑神疑鬼也不行,內耗嚴重,反受其累。

又想到兩年前的一位男患者,初診時主訴是右側偏頭疼,肢體活動正常。其脈雙關弦硬,高血壓是必然的。針刺、耳尖放血、頭痛點局部點刺放血、腹部全息區刺絡放血,多種治療手段齊上陣,他的疼痛症狀沒減輕,脈象改善也不大。我內心拉起警報,怕不是腦卒中前兆吧!囑咐他一定要去查個腦部CT.第二天患者家屬告訴我,的確在腦右顳區有小片出血,是血管近期緩慢滲血的結果。這種病症還是交給神經外科治療吧!中醫有所作為之處,是功能性調整,真出現器質性病變,還得中西醫結合。

說到手術,只要診療方案正確的話,我還是很佩服西醫外科的,驚歎於他們的“庖丁解牛”般的技術,膽大心細的魄力,超長待機的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