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2年,燕王朱棣即位。為了名正言順地詔告天下,朱棣找到了當時的儒學大家方孝孺,命令其起草詔書。
被傳喚到朝廷上的方孝孺為人剛烈,以建文帝臣子的身份不斷質問朱棣,朱棣威脅道:你不怕我誅你九族嗎?方孝孺大笑:誅我十族又如何?朱棣聽罷大怒,下令誅其十族,並腰斬方孝孺。

傳說被腰斬後,方孝孺還以肘撐地爬行,以手蘸血連書十二個半“篡”字才斷氣。透過六百年前的史書,我們似乎還能感受到那陰森的刑場,腰斬這種行刑手段的極其殘忍。
在殷商時代,各種與食相關的器物諸如鼎、鬲、甗等應運而生。當時的刑罰手段也與食物製作相似,極為殘忍。例如,醢刑是將人剁成肉醬,而脯刑則是把人烤成肉乾。炮刑則更加駭人聽聞,即把人綁在青銅柱上烤死。

到了周代,隨著青銅器冶煉技術的進步,《周禮·考工記》記載中提到,加入更多的錫提高了青銅的硬度,死刑執行方式也隨之變化。車裂、斬和殺成為了主要的刑罰方式。其中的斬,即腰斬,因為青銅的不夠鋒利,所以需要採用斧鉞砍刑。
據說,腰斬因商鞅鍾愛而發揚光大,在他變法時,曾明文規定,一家犯罪,鄰家不告發者,處以腰斬。
不過,後來商鞅的結局比腰斬更慘,被處以車裂,即五馬分屍。

據說,包青天的三把鍘刀裡,就有一把用來腰斬的。
不過,被處腰斬最為抒情的劇情是辯機傾情出演的。
辯機是位才華橫溢的和尚,他的親老師便是唐僧玄奘,《大唐西域記》便是他的傑作。
後來,他愛上了一個女人。
她不是一個普通女人,而是高陽公主——唐太宗李世民的愛女,也是開國宰相房玄齡的兒媳婦,房遺愛的老婆。
戀情曝光,辯機被判腰斬。
當他橫臥在鍘刀之下時,發現刀刃上一隻螞蟻在爬動。
辯機無比愛憐地拈起螞蟻,輕輕放到一邊,然後從容地躺下,被切成了兩段。
此後,高陽公主悲慟幾至發瘋,直至謀反,被哥哥唐高宗李治賜死。
“辯機是我的驕傲,房遺愛才是我的恥辱。”臨死前,高陽公主如此說。

腰斬刑的執行對劊子手的技術要求極高,需要快速、準確、狠辣。否則,一刀不成,反而會造成極大的痛苦。而後,鍘刀的發明使得這一刑罰的執行更為便捷,技術難點大大降低。

人的主要器官都在上半身,因此犯人被從腰部砍作兩截後,還會神志清醒,過好長一段時間才斷氣。
犯人的家屬往往會打點一下劊子手,讓他行刑時從上面一點的部位動刀,可以使犯人死快點;如果有人想要犯人多受點罪,就賄賂劊子手從下面一點的部位動刀,甚至將被腰斬之人上半截移到一塊桐油板上,使血不得出,可使犯人多延續兩三個時辰不死,真是殘忍至極。
漢代的張蒼也有過類似的經歷。《史記·張丞相列傳》中記載,張蒼因犯軍法被判腰斬。他在刑場上展示了一身健美的肌肉,吸引了監斬官王陵的注意,最終被劉邦赦免。

清代河南學政俞鴻圖也受到了腰斬。俞鴻圖原為一名進士,後任河南學政。在他任職期間,他的僕人和侍妾串通作弊,出賣考試資料,俞鴻圖卻渾然不知。

當兼任河南巡撫的王士俊彈劾俞鴻圖時,俞鴻圖被發現與鉅額賄賂案有關。雍正十二年,雍正帝下令將俞鴻圖腰斬。
在刑場上,俞鴻圖被攔腰切斷後,竟然還活了一個小時,上截身子在血泊中打滾,最後一刻,斷為兩截的俞鴻圖尚有意識,他用手蘸自己的血寫下了七個"慘"字,可見其所受劇痛之烈!
腰斬這一酷刑一直到清朝,至雍正年間廢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