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人員正在救治野生水鹿。楊潔規 攝
華聲在線1月31日訊 憔悴地癱臥於草甸,腫脹的右後腿緊貼地面,兩條前腿微屈……1月31日,在株洲市陸生野生動物收容救護中心,這頭像鹿又像馬,像牛又像驢的動物惹人憐愛。其實,它是在民間被認作“神獸”的野生水鹿,屬瀕危物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因為外傷加上多器官衰竭,正在接受專業治療。
外傷加多器官衰竭,情況稍有好轉
1月31日,三湘都市報記者在株洲市陸生野生動物收容救護中心看到,癱臥在草甸上的水鹿,即使在溫暖的陽光下仍活力盡失,當陌生人靠近時,才會抬起頭,用銳利的眼神警覺掃視。
“經過兩天治療情況稍微好轉,能吃點草料了。”救護中心獸醫代記周告訴記者,這是株洲救治的第一例野生哺乳動物,並沒有十拿九穩的救治方案,除了基本的保肝護腎,還要給水鹿注射營養液,保持體能。
“最難的是給它‘打點滴’。”代記周指著水鹿耳朵處的留置針頭說,每次它一甩頭,接口處就容易脫落。代記周和救護中心負責人崔濤撫摸水鹿背部的鬃毛,脫下白大褂輕輕矇住水鹿雙眼,消除水鹿的不安。“水鹿性格剛烈,正常情況下人難以靠近,對光較為敏感。”
幾天來的相處與細心照顧,受傷的水鹿對兩人多了一份信任。
“體形這麼大的野生水鹿還是頭一次見”
這頭受傷的野生水鹿,是株洲攸縣黃豐橋鎮楊豐村村民1月26日在當地一處山坳發現的,“當時它發出哀嚎,倒在地上無法動彈,像是在求救。”
經相關工作人員辨認,這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水鹿,目測體重在150公斤左右。“體形這麼大的野生水鹿,還是頭一次見。”
1月28日,株洲市陸生野生動物收容救護中心救護小組將孱弱的水鹿從攸縣帶回救治時,發現其右後腿有多處擦傷、右後肢膝關節骨折,根據脫落的鹿角判斷年齡在10週歲以上,屬於“中老年鹿”,精神狀態明顯區別於壯年鹿。抽血化驗結果顯示:肝臟損傷、腎功能異常、尿酸偏高……24項指標中,有10項超標。
株洲市林業局工作人員介紹,等水鹿痊癒後會選擇合適的地點進行放生,讓它迴歸原來的棲息地。
目前,這場野生水鹿的拯救行動仍在緊張進行。本報也將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