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便捷、規範、暖心!記者探訪市內多家基層醫療機構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12月31日訊近日,國家衛健委發佈公告,自2023年1月8日起,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這無疑對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提出了新要求。12月30日,長江日報記者前往市內多個基層醫療機構探訪,見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發揮“網底”作用和家庭醫生健康“守門人”作用。

東西湖區將軍路街衛生院家醫團隊:

居民家門口的健康“守門人”

東西湖區將軍路街衛生院的護士陳夢合為85歲的糖尿病患者、新冠感染老人測血壓血糖。

“一個電話,兩次上門,讓我85歲的父親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專業的醫療服務,真是萬分感激!”12月30日,家住東西湖區將軍新村四期的李女士對第二次上門服務的護士陳夢合表示感謝。

85歲的李體和老人有長期的糖尿病史。一週前,他開始低燒且多日不退,全身乏力,胃口也不佳。子女本想帶他上醫院去看看,奈何老人行動不便,出門實在困難。焦急時刻,他們想到了平時聯繫較多、對老人身體狀況也比較瞭解的家庭醫生團隊。

接到求助電話後,陳夢合先後兩次上門為簽約服務對象提供健康服務。

“我家老人出門不便,能不能麻煩您抽空上門看看?”“沒問題,彆著急。”陳夢合是東西湖區將軍路街衛生院的一名護士,同時也是銀花社區片區家庭醫生團隊的成員之一。接到求助電話後,尚在哺乳期的她安頓好自己的寶寶,帶上血壓計、血糖儀和抗原試劑,騎行近20分鐘趕往李體和老人家。

“李爺爺,您的血壓、血糖都正常,燒也退了,還有哪裡不舒服?”給老人做完一系列基礎檢查後,陳夢合輕聲問老人。因有糖尿病,老人長期服用降糖藥、打胰島素。得知老人近期胃口不好,她建議老人先停藥一段時間,一週後她再來隨訪觀察。臨走前,她反覆叮囑老人的兒女注意老人的飲食,並針對他們對於老人接種新冠疫苗的種種疑慮做出詳細的解釋說明。

一週後,12月30日,陳夢合如約再次上門,為老人複查血壓血糖,瞭解老人身體狀況。老人家屬表示:“家庭醫生服務貼心又暖心,真正讓居民身邊多了守護健康的朋友,這個約簽得值!”

經開區軍山街衛生院發熱門診:

讓患者在家門口獲及時救治

協和專家到軍山街衛生院進行查房指導,醫護跟診學習。

“發熱診室醫護每日坐診、三個留觀病房,同步配備藥房,三區二通道保障發熱患者就醫通道暢通。”武漢經開區軍山街衛生院副院長丁明超告訴記者,一週前,醫院開設了25張床位,專門用於收治新冠感染患者,盡最大能力讓附近居民在家門口獲得及時救治。

丁明超介紹,醫院發熱門診建立了分診機制,發熱患者到院首先會進行一個抗原檢測,如果呈陰性就分到普通門診去治療,如果呈陽性,由醫生問診查體後,對患者症狀進行分類救治:輕症患者對症開藥建議居家治療;如果病人連續發燒3天,體溫超過38.5℃,服藥症狀沒有緩解反而加重,留觀病房可以收治入院及時予以治療;如果病人的情況懷疑是肺部感染了,我們會及時給他做肺部CT等檢查第一時間排查病因。

5天前因反覆發燒不退的高先生,剛入院時肺部CT顯示發生了病毒感染,經抗感染治療後病情較前有明顯好轉。30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熊亮副主任醫師到軍山街衛生院進行查房指導,複查CT發現“吸收了一大半,臨床症狀緩解很多,過2天可以康復出院了”。

“醫護們細緻負責,又有協和專家來指導坐診,讓我在家門口醫院看病省心又安心。”患者高先生說。

“保證每一位患者得到及時、有效、專業的救治,全體醫護人員執著堅守在一線。自從增設床位後,住院部杜曉明主任已經吃住在醫院近20天。”丁明超說。

積玉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醫生胡健聰:

“看一名患者,順帶調理一家人”

胡健聰為患者把脈。

“吃了您推薦的藥,寶寶燒一天就退了。”“我老公咳嗽又反覆了怎麼辦?”“媽媽差不多康復了,能開膏方給她調理一下嗎?”29日,記者在積玉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科診室裡看到,30多歲的易女士帶著一家三代四口人一起來找中心全科醫生胡健聰看診。

“我們全家第一個‘陽’的是我老公,12月10日,我就先在微信上諮詢了胡醫生該怎麼用藥。”易女士告訴記者,在胡健聰指導下用藥,老公差不多三四天就恢復了。今天過來是因為老公咳嗽,不放心來拍胸片檢查,順便給媽媽和娃都繼續用中藥調理一下,以促進恢復。

胡健聰查看檢查報告。

“看一名患者,順帶調理一家人”是胡健聰的日常。由於他開的藥方見效快,漸漸在社區居民中有了口碑,週一“陽康”返崗後,他一天看診20多名患者。他的門診總是看得很“慢”,因為看的其實是20多個家庭。

週二,71歲的周奶奶帶著老伴來門診找他開藥,此前一直在胡健聰這裡管理高血壓。兩位老人退燒之後,一直咳嗽但咳不出痰。“老人排不出痰是比較危險的,痰堵住可能會導致呼吸急促,引起一些咳嗽哮喘,嚴重導致意外發生。”胡健聰在門診給兩位老人把脈看舌相後,對症開了一服中藥煎服方,起到生津潤肺、化痰止咳的作用。“昨天晚上週奶奶打來電話,說和老伴痰都已經排出來,人舒服了很多。”

胡健聰說,“這周看診的大部分患者症狀的高峰期都過了,但還是有一些咳嗽、流鼻涕、乏力、頭痛,胃口、食慾不好等症狀沒有完全恢復。”碰到老年患者、帶小朋友來看診的寶媽,就診完後他會把患者拉到自己的公益科普微信群裡,後續及時回訪用藥情況,給予居家康復更多指導。

(長江日報記者江夢晴 劉越 通訊員何麗芳 陳智勇 任作為 徐凱)

有需要,請點擊圖片——

更多精彩內容,請在各大應用市場下載“大武漢”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