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門這個本可以靠著石油暴富的中東小國,卻因為有70%的國民卻痴迷吃一種植物的葉子。
從而導致了嚴重的不良後果...


也門的悲劇命運
也門位於阿拉伯半島西南部,是一個悠久的古國,它擁有超過3000年的文明歷史,曾經因為產乳香而繁榮富強。
隨著時代的變遷,也門逐漸衰落,成為列強爭奪的對象。南北分裂、內戰頻發、經濟落後成為這個國家的主要標籤。
15世紀起,奧斯曼帝國和葡萄牙先後侵佔也門,改變了其命運。
19世紀中葉,英國勢力介入也門,將其一分為二。北也門保持獨立,南也門成為英國的保護地。

二戰後,北也門建立親美政權,南也門則受蘇聯影響建立社會主義政權。
1990年,南北也門終於統一,一個分裂近一個世紀的局面告終。可統一後的也門並沒有因此繁榮起來。
進入21世紀,也門的困境並未好轉。
長期的落後和貧困讓也門成為基地組織和胡塞武裝的溫床,也門不斷爆發內戰,成為中東地區最不穩定的國家之一。
如今的也門仍是世界上最貧窮和落後的國家之一,其未來的發展道路難言樂觀。
也門曾經繁榮富強,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
在古代,也門是著名的香料乳香的主要產地,靠著香料貿易積累了鉅額財富。
也門處於絲綢之路的關鍵位置,中東和歐洲的商隊雲集,帶來了源源不斷的稅收。

在古代時期,也門的經濟實力不亞於如今的海灣國家。這片土地承載著古老的文明,也飽經當今世界的動盪和戰亂。
然而,即使在動盪中,也門人民也保留著與眾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傳統文化。
最令人震驚的也門人民將一種“草”吃成了習俗,但這種草對也門的危害性卻極大。


也門遍地是毒草
也門局勢動盪,經濟發展緩慢,百姓生活困苦。
面對現實的焦慮和壓力,也門人民選擇通過大量消費一種名為“恰特草”的植物來尋求精神上的慰藉。
這種植物雖然能讓人產生短暫的愉悅感,但長期大量攝入將導致嚴重的身心危害。

恰特草是一種常綠灌木,產自東非和阿拉伯半島,含有卡西酮等能興奮中樞神經的生物鹼。
它在也門稱為“阿拉伯茶”或“東非罌粟”,是一種傳統的社交毒品。
據估計70-90%的也門男性和35%的女性每天都在消費它,60%的農田面積都被用來栽培恰特草。
也門人認為恰特草能增強智力、記憶力,消除疲勞等。
他們把咀嚼恰特草當成一種重要的社交活動。甚至根據恰特草的價值來判斷一個人的社會地位,這已成為一種主流的文化習俗。

當初也門歷史上曾經擁有過強大的國力,也門人民生活富足。
那時候也門適度消費恰特草,只是作為一種輔助性的精神興奮劑。
但在經歷長期的內亂和外敵入侵後,也門逐漸走向衰落,人民生活艱辛,面臨巨大壓力,為了尋求暫時的撫慰,他們開始大量過度使用恰特草。
這導致也門國民普遍陷入對恰特草的依賴,成為社會的一大問題。
經世界衛生組織確認,恰特草屬於一種會上癮的軟性毒品。長期過量使用會導致人們產生強烈的依賴性,損害身心健康。

根據統計,四分之一以上的也門兒童也在吸食這種植物。
這不僅影響他們的身心發育,也導致學習能力下降,增加暴力傾向。
成人過度使用後,也容易出現記憶力衰退、注意力缺乏、抑鬱、疲勞等問題。
由於大量人口靠食用恰特草尋求快感,也門國民的工作效率降低,生產力水平下降,國家經濟每澤日趨退步。
大量進口恰特草也消耗了國家寶貴的外匯資源,這成為也門發展的重大障礙。

儘管也有也門人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呼籲政府採取措施,但由於恰特草具有巨大的經濟利益,相關勢力的阻撓,禁毒運動至今沒有取得進展。
這種被誤認為無害的植物,正在一步步摧毀著也門的未來。

恰特草的危害極大
幾乎全民使用的恰特草對個人和國家造成了難以想象的危害。
個人長期大量使用會上癮,損害身心健康,出現精神病、抑鬱、暴力傾向,嚴重者可能引發心肌梗死、性功能障礙等。

更嚴重的是,為滿足龐大的內需,也門減少了糧食種植,轉而大量種植恰特草,這不僅無法滿足口糧需求,還大量消耗水資源。
也門60%的淡水資源已用於澆灌恰特草,而其本身就是一個淡水資源匱乏的國家。
最可怕的是,恰特草衍生出了更具毒性的毒品。
提取自恰特草的卡西酮可製成強效精神藥品“浴鹽”,已成為歐美第四大毒品。它能使人精神失常、異常暴力,就像喪屍一般傷人。

儘管部分國家反對將恰特草列為毒品,但聯合國及大多數國家早已嚴格管制。
我國也於2014年將恰特草列為毒品加以打擊。
這種原本被視為習俗的植物,其衍生的危害已難以收拾,必須採取果斷措施遏制蔓延。
也門政府應儘快限制恰特草的種植面積,以騰出更多土地用來種植糧食,改善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