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對女性真的是不太友好,回顧我這十年。
在生兒子之前我在一家外貿公司先做單證員的工作,後調崗做外貿服裝跟單,雖然沒有做領導,沒有賺多少高工資,但也算是順風順水。
可這一切在我生完孩子後發生了變化。
在我懷孕期間跟了一個服裝外貿的大訂單,就是大著肚子的時候還跟著老闆出差。
那一次出差,印象太深刻了。
那是2008年,全國遇到了罕見的大雪,上海也不例外。那年的冬天是真的冷啊!跟著老闆出差到蘇州的一個工廠,去盯一批訂單。
廠房寬敞明亮,車間工人忙碌,因為是成品車間,沒有機器的轟鳴,只有逼人的冷氣。因為要趕交貨期,我和老闆還有另外一位同事,一共三個人都在車間裡幫忙。白天已經凍得有點哆嗦,晚上就更冷了。

熬到凌晨兩三點,又困又累又餓,對我來說是更加累。他們去吃夜宵了,我只想回房休息。
後來大雪封路,差一點在蘇州回不來。
第一批交過去的服裝,客戶很滿意。很快下了更大的訂單,又是沒日沒夜的忙碌。
年後五月份我休產假。
等休完產假回到公司,一切都變了。我的工作崗位已被人替代,是一個男生。這我也能理解,畢竟休幾個月假呢。
但老闆給我重新安排的崗位,負責物品的統計和收發,讓我心裡很不滿。做業務時候,每週六上半天班,我是接受的。現在換了個閒置崗位,還要求我週六上半天班。心裡很有怨氣。可是,卻又不得不接受,心裡很苦悶。對了,工資也降了,沒有了業務提成。

我做到一半的那個訂單,後來聽說接我的那個男生拿了八萬塊提成。在2009年,八萬提成算很多啦。我一分沒有,心裡更是鬱悶。
鬱悶歸鬱悶,一到家看到家裡的寶貝兒子就一切不快都忘記了。有時候安慰自己,不做業務也好,上下班時間固定,也不用出差,可以安心帶孩子。
就這麼幹了兩年,老闆又把我調回了單證部門,繼續做單證。也算是一個正規點的崗位了,心裡也滿足了。
隨著公司的發展壯大,業務量增加,以及人員的變動,我兼顧單證和退稅,並升職做了部門經理。
那段時候更加忙碌,也更充實,也有點小小的成就,連著兩年被評為優秀員工。是我職場的高光時刻。
但好景卻不長,公司業務擴張有點太快了,資金和人員配備跟不上,產品質量把控也出了問題。經常發生客戶索賠的情況。一索賠,不僅不賺錢還虧錢。資金就更緊張,因為錢的事,交期也慢慢無法保證。

然後公司就慢慢走向了下坡路,老闆開始勸退員工,我也一樣沒有逃過這一劫。
那是2013年的時候,兒子剛好上幼兒園,我也還算年輕,沒什麼怕的。只要想工作,很快就可以找到。就決定在家休整半年,好好陪陪兒子。
過了不到半年,開始找工作,確實和預想的一樣,面試了三家就上班了。這是一家代理進口公司,原來那家是做出口的,現在這家是做進口的,進出口就都做過了。
我到這家公司的時候真是公司的上升期,每天 業務量很大,剛去的時候又不熟悉流程,經常加班到晚上七八點。最不可理解的是,根本沒有人帶,直接上手,不懂的自己問。
做了一個月差點沒有堅持下去了。工作量大,經常加班,還有一個每天擠地鐵,讓我很受不了。
在這個單位之前的公司,都是距家比較近的,騎車上班或者公交,從來沒有這樣擠過地鐵。中間還需要換乘,兩回路上兩個多小時。感覺很遭罪。
可是剛完年,公司一時找不到人,手上的工作無人交接。就繼續做著,慢慢上手了,工作可以做的越來越快,不用加班了。

這個公司有個很大的好處,也是最吸引我的地方,早九晚五,不用打卡,早上晚點到也沒有關係,只要把一天的工作完成就行,中午有一個半小時的休息時間。請假的話,只需要跟部門領導說一聲即可,不需要寫請假條。
時間是相當自由的,早晚可以多照顧家庭,這個特別好。加之慢慢適應了這個工作環境,也慢慢適應了擠地鐵。就這樣留下來了,這一呆,就呆了靠近九年,直至今年十月份被裁員,才結束了與這個公司的緣分。
這九年時間,也見證著公司的變遷。從上升期到今天的落幕。
我是2014年1月份進公司的,那時候真是公司的鼎盛時期。2017年公司順利上市。再往後,業務慢慢下滑了,到今年的停滯狀態。
在2021年上半年,老闆將公司賣了,連同我們員工一起被打包賣了。從此沒有好日子過了。
下班時間從五點調整到六點,每天釘釘打卡上下班,中午只給一個小時的吃飯時間,每天寫日報,每週寫週報。遲到早退,罰錢,忘打卡,罰錢,沒交日報週報罰錢(這個按工資的1%罰),請假釘釘提交層層審批,病假需要醫院證明。就是突然加了很多規矩。
關鍵是每個人都無事可做,上下班打卡成了主要的工作事項。

裁員也就拉開了序幕。第一批是一年期勞動合同的,到期不再續簽。第二批是跟原來老闆走的近的或者手裡有太多公司信息的。第三批是長期合同的,但工資低的,這部分裁員代價不大。第四批是對公司已經沒有任何利用價值的。
我就是第四批裡的一員,手上的業務尾巴也處理乾淨了。
大家都心裡有數,遲早要走的,談判很快很直接。公司希望員工早點走,員工又何嘗不是呢,每天無所事事的上班下班,呆坐著,何嘗不是一種折磨。
雖說是希望早日脫離這個公司的苦海,可是心裡又是異常迷茫,不知道出路在哪裡?
現在年齡大了,完全沒有了2013那次離職時的自信,不僅沒有自信,更多的是挫敗。年齡大,體力弱,反應慢,身體也走下坡路,大環境又不好,再就業的壓力前所未有的大。
我的職場十年,經歷兩次離職,也不知道後面是否還能再就業?心裡甚是迷茫!
#2022生機大會##我們的十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