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2日23時許,網傳河南鹿邑發生一起因煙花暴力打砸警車事件。據網友說,放煙花的年輕人和警方發生了衝突,甚至還打砸警車,推搡民警。當時很多圍觀的路人都開起了直播,所以不少網友都見證了這一刻。而後鹿邑縣公安局發佈了警情通報,目前,公安機關已對涉案的8名違法行為人以涉嫌尋釁滋事立案偵查。
在國家開展法治教育,推行法治社會,建立法治政府的熱潮中,發生這種事情確實讓人不得其解。分析該事件原因的根本原因,還是涉案人員缺乏法律常識,沒有法治意識造成的,從視頻中看涉案人員基本都是青少年,他們本應該在學校好好學習,或者初入社會正是學本領打基礎積累人生經驗的時候,沒有法治意識的保駕護航,導致他們走上了犯錯的道路。通過此事也讓我們更加堅定的認識到推行法治社會、建立法治政府的重要性,要讓每一名公民都要自覺遵紀守法,樹牢法治意識,這才是根本。
將普法宣傳納入教材。普法宣傳教育要從小抓起,將法律的知識內容寫入課本,或者開設普法課程,教育每一名學生都要認真的學習法律知識,要將學法、守法的種子種在每一名學生的心裡,從小就要敬畏法律,尊重法律,當他們長大成人後才會將遵紀守法養成習慣,才能構建法治社會和法治政府。
將普法宣傳送入家庭。家庭教育是校園教育的重要補充,要構建法治社會和法治政府,讓每一名公民都自覺的學法守法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國人口基數大且很多人生活在農村,家庭的普法宣傳是薄弱環節,因此,要加大對家庭的普法宣傳,利用村(社區)幹部下鄉開展工作之際,利用普法宣傳的入戶宣傳之際,主動入戶宣傳法律常識,補齊家庭普法的短板。
將普法宣傳融入社會。在社會層面,要開展普法宣傳公益講座,錄製普法宣傳片等公益廣告視頻在社會上播放,製作普法宣傳頁、口袋書,在公共交通工具、廣場、車站等場所進行大力宣傳,努力營造法治社會的良好氛圍,掀起學法守法的熱潮,讓法治建設深入人心,讓民眾法治意識得到有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