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孫慶力
在漢口原俄租界黎黃陂路珞珈山街口對面有一處很醒目的建築,曾經是駐漢美國水兵的活動場所——美國海軍基督教青年會。
根據漢口海軍基督教青年會秘書J.V. Latimer(拉蒂默)撰寫的《漢口海軍基督教青年會1930年報告》,我們現在看到的海軍青年會大樓是1930年購買的地產。而之前在漢口的海軍基督教青年會,至少5年前開始一直是租借在一處私人房產開辦。

1930年之前的美國海軍基督教青年會,可見大門口著美海軍水兵服的水兵

新的海軍青年會大樓。“Y”為YMCA(青年會)的簡寫
不過,該處地產的購買人並不是美國軍方,而是美國紐約基督教青年會背景的機構出資,規定除向美國水兵開放外,也為各國人士和漢口本地人士服務。

漢口美國海軍基督教青年會正面

海軍青年會後面的花園
這次還發現一張位於漢口二曜路的外國人墓地的照片,墓地在德租界工部局的對面,本地人俗稱為德國墳山,是漢口最早的一個外國人墓地。

1920年代美海軍官兵在這個墓地紀念埋在此處的兩個水兵。注意圓圈中的墓碑

碑文記載:約瑟夫·伯恩,服役於美海軍馬裡恩號,任二等消防員,1893年6月25日亡故於中國漢口,1868年12月19日生於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市。同艦戰友立
1893年的漢口除了英租界外,其他如俄法德日租界還沒劃定,漢口城垣還沒有拆,這座城垣外的墓地就已經存在了。顯然,以前叫它“德國人的墓地”“德國墳山”是因為這塊墓地後來被劃為了德租界。
二曜路的這塊外國人墓地,解放後被政府改建為漢口第一兒童公園,其中墓葬被統一遷移到漢陽的扁擔山,武漢市檔案館存有這塊墓地的檔案資料。如今這裡成了市政府的停車場。
美海軍艦馬裡恩(MARION)號,在這個水兵服役時期,還是一艘木殼蒸汽機助力的風帆炮艦。

停泊在長江上的馬裡恩號

另外一塊墓碑刻著:哈利·安德森,服役於美海軍莫諾科西(MONOCACY)號,木工(CARPENTER’S也許譯作修理員也行),生於1872年12月17日,終年44歲(推測1916年亡故)
第一代莫諾卡西號是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的明輪炮艦,該艦1889年就被派到中國在長江上巡航,1914年被第二代莫諾科西號取代。相較於吃水很深的明輪炮艦,第二代的莫諾科西號炮艦更適合在長江上航行。之後,該艦長期駐紮在長江的中上游一帶。

第一代莫諾科西在上海

第二代莫諾科西(PG-20)號在重慶。右邊近處即是

1930年代莫諾科西在宜昌,遠處可見位於江邊的宜昌天然塔

宜昌港岸邊莫諾科西號的交通艇

莫諾科西號在長沙

1925年莫諾科西號在漢口江邊,右邊最近一艘
資料鏈接:
漢口美國海軍青年會舊址為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舊址位於武漢市江岸區黎黃陂路。建於1913年,四層磚木結構,建築面積1546.99平方米。屬巴洛克式建築風格。整座建築以中部為軸,兩側對稱佈置。正立面為縱向三段式劃分。主入口居於正中,並用雙肢愛奧尼克柱加以強化。該舊址是武漢近現代優秀歷史建築的代表作。
湖北省文物局
編者按:
讀完文圖你是否發現,湖北省武漢市有關部門對該建築的描述存在瑕疵。1913年的漢口租界地圖上,這塊位於俄租界的地塊還處於待售狀況,未開墾的處女地,地面上沒有建築。
如今資訊發達,武漢市文物保護單位、優秀歷史建築過去的論定存在錯漏的,應該根據新發現的史料,與時俱進作出修改,擦亮武漢歷史文化名城的名片。

1913年,白線範圍為俄租界
打撈江城記憶 鉤沉三鎮往事

美國海軍青年會舊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