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母女蘆葦湖裡取流氓命

故事發生在清朝末年,那是一個災禍連年,民不聊生的年代。

一天下午,中原龍眠山下練潭灣裡來了一隻小船,破舊的船艙裡載著母女兩人。母親已經五十開外,面容憔悴;女兒只有十八九歲,雖然瘦弱,卻長得非常俊秀。母女倆好不容易幫

人家運了點貨,換來幾升穀米,看看近了練潭鎮,老婦人拿起水瓢刷起鍋來,姑娘端起淘米籮蹲到船舷上去淘米。母女倆準備好好做頓晚飯吃。


正在這時,上游灣裡闖來了一隊竹筏。頭一個筏上站著一個黑臉大漢,手持筏篙,在小船旁邊猛然停住,伸出毛乎乎的大手,就要奪姑娘手裡的米籮。姑娘眼疾手快,迅速讓過,站了起來。只見後面竹筏一湧而上,把小船團團圍了起來。姑娘見狀,環視四周,懇求著說:“各位伯伯,請開恩包涵,小女子這就讓到岸邊去。”說著,放下米籮,抄起撐竿,水中一點,並雙手作揖道:“各位伯伯,請讓一讓。”這時,只見身後的那個黑大漢提起筏篙,冷不防刺向小船,一下穿進米籮的把手,然後一抬篙頭,那米籮“嗖”地滑到了黑大漢的手裡。

“哈哈,何三,今天又進外餐啦!”

姑娘一回頭,只見從第二隻筏上的蓆棚裡鑽出了兩個人。一個五大三粗,頭似巴斗,齒白唇紅,剛才那甕罐般的聲音,正是從這張嘴裡發出來的;另一個矮小黑瘦,金魚眼,大黃牙,正滴溜溜地對著自己瞅哩。姑娘沒理會“黑瘦鬼”,順著那“大頭”的目光看去,見剛才那個叫何三的黑漢,手裡拎著自己的米籮,正在那裡樂哩。姑娘氣極了,指著黑漢質問道:“你們為什麼青天白 日搶人家的東西?”

“嗨--!這小娘們不賴呀!”

“哈哈,這小妞耐看哪!”“給我們大頭做一房吧!”


幾十個人都跟著咋呼起來。那黑瘦鬼朝旁邊幾個竹筏使了個眼色,只見有幾個竹筏揮舞著竹篙靠近了小船。姑娘氣得滿臉緋紅,杏眼圓睜,雙手漸漸地握緊了船篙……

就在這時候,“慢!”隨著一聲大叫,老婦人從船艙裡走了出來。她一手按住姑娘,一手放在胸前,向大頭和黑瘦鬼求情說:“二位請開恩,看在老婦的面上,饒了小女的無知。不要動手,放我們過去吧。”這一來,竹筏上的人更得意了,黑瘦鬼叫得更起勁:一個痦老婆子,不行!捉過那個黃毛丫頭來。夥計們,上!"隨著黑瘦鬼這一聲尖叫,又有人吶喊著上來了。

眼見得對方如此囂張,老婦人再也忍不住了,把臉一沉,大喝一聲:“誰,敢近前?”隨即一抖雙臂,單指直指那大頭的眼睛。那大頭好像感覺到對方砸來了兩塊巨石,不由自主地縮了下脖子。他馬上意識到自己遇到了武藝高強的江湖女俠。只聽老婦人又喝道:“你們真敢動手嗎?”站在一旁的黑瘦鬼還不明白是怎麼回事,見這老婦人如此強硬,便跳起來說:“打!打死這個臭婆娘。”竹筏上又有人騷動了。

老婦人用眼盯住黑瘦鬼,向身邊的女兒一嘮嘴:“俊兒,進去拿貨來,我要敬敬這位。”姑娘立即進艙拿來了兩隻大木瓢,交給老婦人,自己朝近前一站,一動不動。老婦人接瓢在手,一隻放在水裡,一隻擎在手中,只見她身子向後一縱,便輕輕落在瓢上;接著,深深吸了一口氣,又一吹一仰頭,奇了,那瓢兒竟載著有百斤重的老婦人,直向黑瘦鬼的筏上漂去。

這場景,把所有在場的人都驚呆了,他們害怕今天碰上了一個輕功絕倫、武藝非凡的高手,不知她要怎樣報復哩!到底還是剛才那個黑漢何三清醒得快些,他帶頭雙膝跪下,口中訥訥地說道:“小--小子有眼無珠,女菩薩饒--饒命啊!”說著,把姑娘的米籮雙手擎起。其他所有的人也都跪下求饒。大頭和黑瘦鬼見狀不妙,忙灰溜溜地滾進了棚艙。


老婦人腳踏木瓢,漂到第二個筏上的排頭,身子輕輕向後一仰,便彈起落在筏上,足下的那隻木瓢悠悠地奔到竹筏與小船之間。老婦人見大頭和黑瘦鬼溜走了,徑直朝相連著的另一個筏上走去。“女菩薩饒命”,“女菩薩饒命”。黑漢跪在那裡,縮著脖子,閉著眼睛,木雞也似的,只是嘴裡喃嘴地說著。老婦人來到近旁,拿起米籮,轉身來到兩筏之間,“嗨”一聲大叫,只見老婦人飛一般向水中射去,一雙足尖在水中的木瓢上點了一下,濺起一丈多高的水花,只聽“叭--譁--”一聲響,兩隻竹筏向兩邊分開去,其它相連著的竹筏都劇烈地震動起來。

待等水面上平靜下來,大家要緊尋找這位武藝出眾的老婦人時,只見她已穩穩地站在自己的船頭上了。老婦人指點著眾人,冷冷地說道:“今天是小意思,倘若你們以後仍然為非作歹,我絕不饒恕。”說完,令姑娘收起木瓢,蕩起小舟,悠悠而去。

這天晚上,這群放筏的歇在練潭鎮上,他們一掃往日之淫威,使得鎮上的人們大為驚詫。過不多久,下午練潭灣裡發生的事兒就在整個鎮子傳開了。

就在人們津津樂道的時候,鎮上客棧的一個小房間裡,有兩個人正在醞釀著一場陰謀。他們是誰?就是那個大頭和黑瘦鬼。這大頭姓汪,叫汪地龍,是這練潭鎮上的一條地頭蛇。他不務正業,自恃有一身武功,便四處收攏地痞流氓,無惡不作;那黑瘦鬼姓何,是鎮上一家破落戶子弟,曾念過幾天私塾,後來由於家敗,就輟學在家,與汪大頭勾搭上後,更是臭味相投,狼狽為奸。他專為汪大頭出餿主意,乾的大小壞事數也數不清,把個生他、養他的練潭鎮鬧得烏煙瘴氣。

這會兒,黑瘦鬼又在向汪大頭出餿主意了:

“嘿嘿,大哥,眼看到手的小美人兒飛走了,還落了場虛驚,叫這些弟兄們往後怎麼聽你的話啊?咦--,大哥,你知道嗎?那母女倆就住在練潭灣南岸那片蘆葦裡哩!”

“什麼?”汪大頭蹦起來了。

“聽說這母女倆是前天才到練潭灣的,這

幾天晚上都歇在那片葦子裡。我看她們準是捻匪*的人,咱們不如……”黑瘦鬼咬著汪大頭的耳朵,嘰嘰咕咕了一陣,聽得汪大頭得意地拍手叫好:

“……咱們出了這口氣,還可以報官去領上一賞,也好叫弟兄們今後不敢小瞧咱們哪!豈不美哉?!”

這天夜半時分,練潭鎮上,閃出了一高一矮兩條黑影,他們直奔南關大橋,迅速朝練潭灣的蘆葦灘中躥去……不用說也明白,這兩個人就是汪大頭和黑瘦鬼。

不多一會兒,只見練潭灣南岸升起一片火光,沖天大火,乘著風,在練潭灣裡迅速地攪動著,蔓延著,從午夜一直燒到黎明。那大火驚動了河西,驚醒了練潭鎮,引得四周的狗兒“汪汪”亂叫。人們奔到南岸葦甸子一看,那密匝匝的幾十畝蘆葦,已經成了一片焦糊。焦糊的蘆茬上還在忽閃著的餘火,不時爆出“噼噼啪啪”的響聲。知情的人發瘋似地拚命找尋那母女倆,可是除了幾隻小鳥的焦體外,什麼也沒發現。“作孽呀,老天爺”人群裡不知哪個老者在詛咒著。

第二天下午,有人在焦糊的葦甸子裡,發現了兩具屍體,一大一小,大的頭似巴斗,滿嘴泥沙;小的細瘦如柴,趴在那裡,活象一條癩皮狗。

汪大頭和黑瘦鬼見了閻王,那班哥兒們大氣不敢出一口,一個個溜之乎也,沒了蹤影。鎮上人人拍手稱快,家家舉酒祝賀。


奇怪的是,那母女倆又到哪兒去了呢?關於這,練潭灣裡留下了許多傳說。有人說,母女倆是下湖失散的捻軍起義首領,避難到此,燒死了這練潭灣的兩個惡人後,連夜轉移了;也有人說,那母女倆就是觀音老母和玉女,她們是來懲辦練潭灣這兩個惡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