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會澤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橋片區,黑頸鶴保護協會志願者首次拍攝記錄到國家二級保護獸類黃喉貂。

家住會澤縣大橋鄉的楊華是會澤黑頸鶴保護協會會長,多年來一直承擔護鶴志願者,義務從事會澤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護鶴愛鶴拍鶴觀鶴工作。一天,楊華正在專心致志地進行拍攝,兩隻從來沒見過的動物忽然闖入他的鏡頭。“我在拍攝白腹錦雞的時候,鏡頭裡突然出現了一個走獸,非常好看!跳來跳去的非常靈敏,我就把它拍下來,我向鶴管局做了彙報,有新的物種。”楊華興奮地說。
工作人員也沒有見過這個物種,就把照片和視頻傳到中國科學院昆明野生動物研究院伍和啟博士那裡進行查證。

“這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黃喉貂,查了一下你們保護區首次科考的記錄,應該是新發現的一個物種,是新增的一個獸類物種。”伍和啟博士在電話裡回答鶴管局工作人員。
得知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後,楊華每天對黃喉貂進行大量投食,並耐心觀察它的生活習性。楊華通過了解觀測,發現黃喉貂喜歡吃果子、昆蟲,還有少量的肉食。於是,他從家裡拿來蘋果、香蕉和肉放在小傢伙活動區域。“它每天按時來吃,早上8點左右來了兩隻,吃完食物就走,下午6點左右又過來吃。昆蟲也吃,我有一窩蜂,他把蜂巢都吃了……”楊華介紹道。

黃喉貂,因前胸部具有明顯的黃橙色喉斑而得名。由於它喜歡吃蜂蜜,因而又有蜜狗之稱。耳部短而圓,體形細長,大小如小狐狸。主要棲息於各種類型的林區,巢穴多建築於樹洞或石洞中。喜晨昏活動。生活在山地森林或丘陵地帶,穴居在樹洞及巖洞中,善於攀緣樹木陡巖,行動敏捷。主要分佈於東亞和東南亞及俄羅斯外東北地區,目前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Ⅱ級。

通過楊華的朋友圈和微信群,會澤保護區有黃喉貂的消息逐漸傳開,吸引了全國各地許多拍攝愛好者前來一睹這個“新鮮客”的風采。來自陝西西安的東方航空公司退休職工劉宏宇先生就拍到了黃喉貂的照片,驚喜不已。“沒想到雲南念湖還有黃喉貂,我很興奮!昨天下午來拍到了,今天早上7點又拍到它們的身影。”劉宏宇高興地說。

來自昆明的吳先生曾多次來唸湖拍鶴,這次又有了新的收穫。“今天早上我們7點40分左右就過來了,黃喉貂來的時候,光線比較好,拍攝的效果非常滿意,不虛此行!”吳先生一邊翻看著拍到的照片,一邊感嘆運氣好。
據悉,對於新發現的黃喉貂物種,會澤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採取了保護措施,在它經常出沒的鳥堂安裝攝像頭,對其進行全天候觀察記錄和保護。

一審 楊茜
責任校對 郭毅
主編 武熙智
終審 編委 劉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