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陷阱之“健康致貧”
案例1:帕克夫妻養育五個孩子,最大的已經15歲了,而最小的孩子才有三歲,很不幸的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得了瘧疾,需要花費很多的費用,對於這個原本就貧困的家庭來說更是雪上加霜。為了治療孩子的瘧疾,帕克夫妻不得不讓最大的孩子輟學,外出當學徒。帕克也不得不借貸,使家庭揹負更多的債務。這就是“健康致貧”的案例。
那麼,解決辦法是什麼?有專家針對瘧疾的傳播方式的研究發現,瘧疾主要是通過蚊子叮咬傳播的。所以,解決辦法其實很簡單,是要向貧困地區的人發放蚊帳就可以解決相關的問題。
案例2:影響我們的健康有很多因素,其中飲用水的“清潔度”直接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特別是水中有害物質,會通過水進入到我們的身體,引起嚴重的情況。其實,解決的方法很簡單,只需要對水體進行消毒。此時,又面著一個很嚴峻的問題,如何集中對水質消毒。這就需要政府的基礎設施建設,採用集中供水方式,利用水管把消毒後的水集中輸送到各家各戶。在我們生活中,常常會發現自來水中“漂白劑”的味道,其實這是對水質進行消毒。所以,一個負責的大國,會從源頭上治理水質。
案例3:我們都有這樣的印象,從很小的時候,我們都接種各類疫苗。接種疫苗可以預防許多疾病的發生。從源頭上,預防各類疾病。
綜上所述,我們會發現,生活在中國的我們很幸運,也很幸福。“要致富,先修路”這句話,我從很小的時候就聽說了,現在想想很有道理。其實,它的底層邏輯很簡單:路通了,村裡的資源才能運輸出去,外面的投資也才能進得來,這是個雙贏,然而需要“路”作為橋樑才能把兩者連接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