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蘭州1月2日消息(記者邸文炯 通訊員王虎)寒冬,甘肅省高臺縣黑河溼地泛黃的蘆葦隨風搖曳,白鷺、赤麻鴨等成群的水鳥嬉戲遊蕩在冰面與河水間,呈現出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動人畫卷。

高臺溼地(央廣網發 王虎 攝)
高臺縣擁有溼地2.95萬公頃,佔張掖市黑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的71.6%。近年來,該縣著眼常態與長效監管,不斷健全完善溼地生態保護體制機制,在溼地保護區周邊的巷道、城關、合黎、宣化、黑泉、羅城等6個鎮增設了溼地生態保護職能職責,堅持屬地管理原則,嚴格落實縣、鎮、村三級“河長制”“林長制”責任。將全縣溼地保護區合理劃分為5個片區,設立溼地管護站5個,聘請17名溼地巡護員,開展日常巡護管護工作。同時,科學劃定溼地保護生態紅線,將溼地保有量、天然溼地保護率等指標納入鎮村責任目標考核體系,建成了縣、鎮、村三級溼地管護網格化體系,全縣溼地保有量保持率為100%,溼地保護率達65%以上,確保了溼地生態紅線安全。
此外,通過實施“高臺縣黑河溼地恢復保護示範區項目”“高臺縣黑河溼地湖泊生態恢復保護示範區項目”“山水林田湖草沙冰項目”“甘肅高臺國家城市溼地公園續建和提升改造工程”等工程項目,累計投入各類項目資金3.5億元,設置圍欄180公里、封灘育草15萬畝、人工恢復植被7000餘畝,疏浚水系10多條11公里,補償因保護候鳥等野生動物受損耕地面積4.4萬畝。

高臺溼地野生動物(央廣網發 王虎 攝)
通過多年保護與修復,高臺縣溼地野生動植物棲息地環境明顯改善。監測數據顯示,每年約6萬隻水禽在高臺溼地範圍內集結和停歇,特別是被譽為“鳥中大熊貓”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在高臺溼地範圍內築巢繁殖,最大觀測種群數量近500只。